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851节 (第6/7页)
好的,一些是进了俱乐部才认识的。 战斗民族的种族很多,女性运动员的情况比较复杂,大部分的发育比较早,而且来势汹汹,两年左右就几乎换了个人似的。 只有极少数的民族,遗传得好,发育期过得还算安稳。 西妮娅·库里科娃年岁不大,但学花滑的年数很足,几乎是不懂事的时候就在冰上了。 她六岁的时候,生活里就是满满的冰面了。 启蒙、进步、专项,她也有许多老师。 曾经退过两个俱乐部,最后跟着现在的教练,原因便是后者并不是大鹅流行的教练做法:招人,选天才,放弃出现问题的,用新人补足刚离开的。 换言之,西妮娅·库里科娃从一开始,就冲着过那未知发育关才找的这个教练。 这也是她的mama做出的选择。 只是当初没想过,中国国家队居然接受了外训人员,哪怕这里很贵,要求很多,西妮娅·库里科娃和教练还是来了。 看着没被放弃反而被更加关注的景筱曼,西妮娅·库里科娃明白,她的选择又对了一次。 “一个教练会有无数个选择,尤其是这样的知名人士,”她昨天晚上跟mama聊天的时候提到了这个,“但运动员只有很少很少的选择范围。” 一个,或者两个。 就连商冰里的教练,都不乐意收成人学生。 因为课时费都那么多,小孩子的进步快前景大,能给其带来的利益也更多。 西妮娅·库里科娃的感慨突如其来,不是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