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09节 (第2/6页)
冰面上,起来的动作就要再多一个。” 关键还得好看。 丛澜像是一只鸟儿,卡着音乐的节拍,在冰上以这个姿势转了半圈,而后才一只手侧面撑着冰,轻盈跃起后顺着这个落冰的动力,向后滑了起来。 花样滑冰是一个后滑的项目,运动员的起速在向后时,会比向前更快。 朱鹮分明是雀跃的,但她又是向后的。 褚晓彤:“我起不来这么快,而且她这个进入的力气一点没浪费,澜澜比赛非常会借力,她的跳跃你们看着进入很快,就是因为她比任何人都会借力。” 借自己滑行的力,借自己调整的力。 她跟大家分析了一下,为什么都说丛澜的长短曲是逆天编排,哪怕运动员复刻起来也很麻烦。 排除跳跃的难度,步伐也是根本抓不住的难。 最后,褚晓彤感慨,丛澜厉害的不止是技术,还在于与花滑配套的所有。 沐修竹跟了于谨之后进展非常大,关键一点就是他学到了丛澜分配体力的技巧。 褚晓彤:“编排调整得更好了。” 她说,你们看,自由自在的朱鹮是向后而起的,所以之后的每一步,向前也不再是向前。 那是深渊。 喜欢听褚晓彤的解说,因为她不单会骂,会跟大家分享当运动员时的趣事儿,还会用不一样的角度跟大家讲解选手的曲目。 为什么这样编排?是她的习惯、这种方式成功率更高、为了掩盖瑕疵、想要避开后面的编排冲突…… 对熟悉的队友们,褚晓彤还能讲出更多。 因为她一直在关注,甚至反复地看,所以能讲“沐修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