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21节 (第5/5页)
错,小孩子教导起来都不一样,调皮的确实得绷着脸去上课。 在现今的花滑市场,教练没有以前那么缺了。 好教练也不太多,不过,若真的是脾气差教学一般,或者没好到一定程度,家长也不必再忍,是能找到更合适的教练的。 花协官网可不是摆着看,那是实打实的访问点击量。 但“于小葵加油”,这红色的横幅,还是太让人社死了。 于谨:“……” 恨我没回去找这个梗的出处! 他还是不太懂于小葵到底是什么。 不妨碍网上冲浪掌握一手4g资料的冰迷们,非常懂。 “姐妹儿你胆子真大,来给我拍拍!” “于教练要社死了哈哈哈!” 她们玩得很快乐,还要去合影。 于谨:你们都不管我的死活。 这场全锦赛与之前的不太一样的点还有,多了novice组别。 novice国际赛也不少,但组织起来有点麻烦,而且很多比赛里的人数也不多。 这个年龄段练冰的都是小娃娃,有的可能四五岁就开始练了,有的可能七八岁才上冰,技术差异也大。 张简方申请了十四冬的novice组别,更多的是为了激励冰娃和他们的家长,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动力去试试专业性质的练习。 花样滑冰真的很烧钱,它与滑雪相比虽然算是节省的,但终归一年几十万起步,对家庭的负担很重,不少人家都是咬着牙供应的。 因为jr之前,这项支出几乎没有收回效益的可能。 尽管有的人开通了自媒体账号,想要打造流量,看能不能赚一点回来,却不太明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