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7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717节 (第7/7页)

配合,还因为她每次都会深入音乐本质,以求做到比赛与艺术性的融合。

    这很难,根本就没多少人做到。

    就如这段探戈,选它的人太多了,留下色彩的又太少了。

    教练会追求技术完成度,运动员无法平衡艺术与技术,在各方的压力下最后只能单方面地选择最粗浅的那一层,而没有去真正地理解、探索。

    这是错的吗?

    好像是不太对的。

    花滑是一个吃年纪的运动,在艺术表现力上,天赋固然重要,经验起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但真的做不到吗?

    也不是。

    至少不会跟现在这样。

    过于追求技术的难度,导致精力被全部放到了技术训练上,缺乏对艺术的打磨,拼尽全力要维持的是完成整个比赛,做到跳跃不摔,在能偷巧的最大范围各种试探。

    浅浅地做一些性感的动作,学着编舞师和教练给的方式去抛媚眼、挥舞肢体,营造出来魅惑,于是就等于演绎了《红磨坊》。

    与现在花滑圈追逐高难度的技术而不在乎正确性,何其相似?

    丛澜能在《红磨坊》这个电影里,由它延伸出去直达花滑赛场的冰面里,看到许许多多的人类困境、运动员困境。

    在cop2.0的初始阶段,这个赛季用这个曲目来作她的自由滑,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她想说的话,早在各种采访里就已经说过几十上百遍了。

    有人听进去了,有人过耳不闻。

    那么,她想要让所有人都无法忽略地,听她再说一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