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66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660节 (第2/5页)


    如果有的教练态度是不在意的话,那,运动员总不会这样吧?

    但孩子们是没有机会得到于谨他们这群人的教学的,也不可能都拉到基地来训练。

    再者就是,从十岁到二十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太多了。

    丛澜:“可以督促一下家长,很多冰娃的父母都特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会格外喜欢来自国家队主教练的教学视频的。”

    到时候孩子们不想看,家长也会逼着看。

    甚至,懂一点技术的家长会翻来覆去地看。

    加一个英文版的翻译,放到外网,也是表明中国冰协态度的意思。

    其实这次开会,尽管知道面对着的不只是自己人,八成有反对张简方、反对于谨的,但衡量过后,于谨丁教练还是决定按照原本的想法来设计内容。

    就像是他们两人阐述的“bv降低了,goe高了,带来的后果是不利的”这一条,冰迷之间有人意识到了,教练之间也是,不过他们没有掰开了揉碎了去探讨。

    这一点是没必要对外人讲的,于谨大可以直接说结论,而不是用丛澜举例。

    他举例,造成的影响或许是有人腹诽,“啊对对对,就你们丛澜一直吃亏,就你们的人是最委屈的”,再对外一说,只要匿名顶着“业内人士”的形容词,到时候就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更别说于谨是分析了整个规则的,后面还有一堆复杂繁琐的内容。

    男单的自由滑从四分半缩减到四分、p分的标准再度细化等等,这些猛地一看是很不错的修改,实际上按照isu的执行能力,并不会如此。

    所以才要分析和挖掘。

    然则,他推心置腹,别人不见得会接受。

    于谨恍然大悟:“对哦,还可以这样做。”

    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