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600节 (第4/7页)
运动员首先是个人。 要是能二十四小时都埋首学习,那么多家长也不必把自己的理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了,自己学不比等上十八年要来得快吗? 冬奥期间花滑繁盛,又嘈杂,有人感慨苏芯一类人的努力,有人愤怒于丛澜褚晓彤的退赛,有人恨铁不成钢地为沐修竹楼翎居然没有二十四小时耗在冰上而狂怒。 十一月底到十二月中旬这段时间,着实热闹得很。 · 首体这边,十二月十号左右,组织了一场队内测试赛。 算积分的那种,意图参加冬奥选拔的人都尽量过来了。 两天四个项目,强度和内容跟gp差不多,只是没有开放给外人,都是国家队成员,以及省队和南方体育局来的人。 丛澜拿到了她的又一个第一,抱着水杯去后场接受采访,到时候这个赛事的概况会在央五播出。 老熟人迟敬涵,看丛澜出来以后还提醒她外面冷,赶紧把外套穿好。 丛澜刚比完,身体正在发热,倒是还好。 “我看你自由滑又没,是不是难度太高了?最后一跳放4s对体力的挑战很大。”他采访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关这场发挥的。 丛澜叹气,故作愁眉:“唉,没办法,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迟敬涵笑死了快。 丛澜的这两个节目又是短节目无意外,自由滑失误了两个跳跃,一个落冰滑出,一个翻身。 “好像是有点高了,”她说道,“但还是想试试,这个自由滑对我的意义很特别,我想呈现最好的《荣耀》,也想得到最好的《荣耀》。” 一语双关,说的就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 迟敬涵:“据我所知,俄罗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