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68节 (第2/6页)
么多人的高难度跳跃非但没有让她们变得差劲,还出了不少经典赛场,至今为止,丛澜六人的gpf中以3a角逐前三还是花滑圈的佳话。 如果没有丛澜,会有许澜王澜赵澜,总有一个人会跳出四周的,总有一个人会带着女单一起拼难度的。 是很卷,女单为了难度为了领奖台要付出很多,这是她们的坚持和野心,是每一个运动员应该有的东西。 于谨刚想开口继续说,就见丛澜眉尖一扫忧愁,换了开朗。 “是国际滑联。”丛澜突然说道。 她没详说,但是于谨懂了。 拼难度没有错,错的是isu。 规则是他们定下的,标准亦是他们给的。 那么,对于不正确的跳跃技术、低劣的艺术表现,就该予以扣分、低分,这样一来才会让赛场上的选手知道,你这样是不对的。 被扣分了,发现难度上去了分值却不高,甚至比不过那些只有2a和三周跳但是表现很稳节目很好的选手们,这样一来,无脑上难度的选手和教练们才会明白,不该是这样的。 她们会纠正自己的训练方向,换内容,转而平衡技术难度与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 谁说艺术不能用数据衡量?pcs五项里的滑行技巧(ss)都可以用多少个难度步法、多少个复杂衔接来衡量,其余的为何不可? 维度区间总能划出来,只要裁判认真执行,又怎么做不到靠近公平? 于谨:“对。” 连最大的组织都给了不良导向,又怎么能正确引导这项体育的发展? 放3a没错,放四周跳更没错,技术干净利落的跳跃美感是加倍扩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