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9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91节 (第4/5页)



    对疫情的反感程度又加深了一层,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这病症背后的阴谋论,让无数人想掐死源头。

    烦得要死,我那本该多姿多彩的生活。

    丛澜对着镜头伸手,假装在摸摸大家的脑袋:“不生气哈,后面还有比赛,后台见哦!”

    跟哄小孩似的。

    也确实哄好了。

    花滑团体赛与单项隔开一天,让参赛选手调整休息一下。

    虽然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聊胜于无了。

    ·

    沈韫玉也报了公开组,要不然她得随着jr组在前几天结束掉比赛直接离场,根本不能留到现在。

    跨组比的人不少,现在的15岁下女单人数多,出难度的也多。

    于谨和丁教练原本还想着提前来这边,看看情况,选选人。

    没想到赛程安排是项目结束就撤离,回原单位隔离休整。

    他俩要是提前来了就跟不上管队内的人了,于是只能作罢。

    “有个上四周跳的,但毛病太多了,练得问题太大了,技术一开始就是错的。”于谨看到一个小女孩,13岁多,这次跳了四周,只是摔得稀烂。

    如这样的也有俩。

    于谨纳闷的是:“怎么不学丛澜的技术?”

    花滑的官网上有单开的技术页面,各个难度的要点都有视频,当年出这一套教学内容花了他们不少时间和精力。

    丛澜的训练节奏都因此被打乱,拍摄期间反复地录制,折腾她不轻。

    倒也不怕训练方案泄露,技术是技术,其实大家都知道一个标准的动作要怎么去练,问题是如何练出来。

    数学书就在那里,参赛资料大家都可以找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