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64节 (第2/6页)
丛澜远远地跟她打了招呼, 面前的媒体们也随着她往那个方向看。 莉莉娅大大方方地挥手。 “二位的感情很好, ”有人笑着道, “丛澜你好像跟大部分的选手之间关系都不错?” 丛澜吐槽:“你这话说得我跟莉莉娅是夫妻一样, 语言方便嘛,跟谁都能聊上两句。” 花滑交际达人可不是她自封的! 有人跟了kc区,听见丛澜跟于谨聊技术编排一事, 就问了问。 丛澜点头:“对, 原定的编排没有这么冒险。是的, 我知道你们都在说我冒险。勾手四周是这个赛季一定会跳的,我练习了很久, 也特别期待可以在正赛上见到它被认可。整个技术编排方面, 3a也好, 4s也好,编舞师给我的最初版本其实没有这样难。” 玛丽娜·维斯里娃对丛澜再有信心, 也不可能忽略赛场风险因素,给她搞这么极端的配置。 “比赛的两个节目里,技术动作的个数是固定的,要求上也很死板,比如哪个旋转要转多少圈、什么时候可以换足、接续步里不能有大于一周的小跳等等。但其实编舞的时候,一首曲子或许抛却了这些规定,才能有更契合它的编排。” 如果这是冰演,那么丛澜可以自由自在地去放技术动作。就像她塞到《霞光》里的4t3a,这个连续跳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出现在赛场上,但你能说这个跳跃是不难不美的吗? 为了放置这12个技术动作,丛澜和编舞师舍弃了很多,你争我抢了很多,最后才有这样的一个编排。 幸好,大家都很喜欢。 “教练也不赞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