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670节 (第5/6页)
的。所以你需要明白你要的是什么,因为你的精力就那么多,分出一部分肯定无法达到你原本的高度。” 这一点,在遥远到几乎快要记不清楚的快穿任务里,早就已经被她认清了。 媒体:“意思是,如果你愿意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花滑上,你会做得更好,是吗?” 丛澜笑了笑:“我已经把我能有的,都放在花滑上了。” 在这场“平衡”里,跷跷板落地的是花滑,而不是学业。 这也是为什么,院内的教授、院士们对丛澜总是又爱又恨。 她是能够看得出来的优秀,也是一个缺课最多但成绩在全国的天之骄子里依然排得上号的学生,甚至她给出的一些建议、畅想、小论文,在理论上是极为有帮助的。 大四一年她基本上在处理冬奥参赛事宜,二月夺冠后学院直接把丛澜的名字写了条幅挂在了门口,就跟她当年读高中的时候那位校长做得一样。 三四月份丛澜回了学校,一是为毕业做准备,二是在校内开了一场分享会,随着她一起来的,还有小半个国家队二三队与国青队。 清华为此将体育馆浇筑成为了冰面,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场来自花滑国家队的演出。 那阵子,全网冰迷都在羡慕这个大学——这次是从花滑角度羡慕的。 毕业季答辩优秀毕业,在这个时间段里,丛澜是毕业 冰演双线并行的。 于谨当时都吐槽,也不知道这孩子哪里来的精力,这么坑自己。 新赛季适逢开学,丛澜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她刚一露面,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