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674节 (第4/7页)
差劲,深雪内部也有十几岁的四五种三周都掌握的孩子。 全国赛事里,他们也拿到过不错的排名。 陆心怡:“那为什么不走专业呢?” 邢寄风:“男单这样的水平不够,只会三周不会四周而且滑不下来整个节目,走不了专业。说白了,会跟精通,是两回事。” 训练里偶尔出了一个3lz,就可以高呼“我跳出来了”,也能够在之后对外宣扬“我很厉害”,但她们自己也知道,这是不作数的。 就连专业运动员里,也分为丛澜的3a、其他人的3a,可见这技术水平在不同人之间的差别。 邢寄风:“有的是各种原因吧,不想让孩子那么辛苦,要不就是家长作妖……反正水平最好的肯定在国家队,这个是没跑的。” 国家队的资源最多最稳定,能进去的人基本都会选择到国家队里去。 邢寄风是想说,尽管只是业余比赛,但她们的孩子实际在训练方面很下苦功。 俱乐部联赛里,冰舞稍弱一些,单人和双人的人数完全能撑起来整个专业组。 更别说里面还有各种爱好者,说是sr的年龄段,实际上在“业余”分组里,哪怕是三十多岁的人,连一周跳都勉强,只要喜欢就可以报名参加。 张简方就是在说,我们欢迎所有喜欢花样滑冰的人的到来。 被逼着练花滑的孩子们,也终于有了机会对家长说,“你参赛我参赛”,让他们感受一下什么叫做花滑的苦。 之所以叫它“蛋糕赛”,就是因为这个比赛在这些年来的耕耘之下,于花滑圈内已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