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887节 (第4/5页)
,余下100只的时候他们觉得还挺多的无所谓。 直到只剩下了5只蛋。 错误的保护理念和根本不合理的方式,使得孵蛋计划失败,2003年10月,日本最后那只朱鹮“阿金”撞墙自杀而死。 自此,日本无一只朱鹮。 相反,中国陕西境内的朱鹮,在一次次的保护中从7只发展到了现在的族群,成为了学者们心血的结晶,宣告了我们救助理念的科学。 丛澜的《朱鹮》在这里上演,对一部分日本人来说,像是挑衅和讽刺。 · 水墨丹青,朱鹮这种鸟儿美得就像是中国传统国画。 诗词、水墨画,世人以为是古代人的幻想,实则从“日照香炉生紫烟”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都是写实派的经历描述。 一如朱鹮的“无霞天际抹红霞”。 丛澜的sp吸引了很大一批人去朱鹮的栖息地观赏,陕西下雪的那日,许多人拍到了雪中朱鹮起飞的场景。 成群的朱鹮展翅飞翔,就像是水墨画活了起来。 鸟类爱好者们有许多漂亮的摄影照,也纷纷被冰迷们翻了出来。 有人觉得困扰,有人感到开心。 朱鹮再次走入大众视野,掀起旅游赏景风潮,这就是“丛澜效应”。 与之相关的,还有从这个节目引申出来的“环保”。 国际上这两年一直在讲环保、野生动物,在说中国的崛起造成的伤害,在…… 丛澜的《朱鹮》让人们知道,全世界濒危物种都被我们救起来了,你们在抹黑的那些东西,里面究竟有多少是假的? 外网上对中国的国家印象太糟糕了,真真假假各种污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