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66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662节 (第1/6页)

    丛澜在掰扯自己的跳跃, 翻着训练日记研究新季节要用什么编排。

    “考验你的时候到了, 老教练。”丛澜头都没抬。

    于谨:“不想被考验。”

    这次变动太大, 细节标准也有了很多更改的地方,最大的应该是男单自由滑的时长和技术动作缩减, 这个是明面上的重点。

    丛澜:“小沐发育关怎么样?”

    于谨:“四周跳的成功率下降了两成,3a跌得比较狠,现在不足一成。不过他的耐力上去了,体能训练改一改,这个赛季差不多能适应新规则。”

    cop1.0之下,男单自由滑13个技术动作、四分半时长,这样的安排在sr已经被人们习惯了,重新改成jr的标准,对新赛季的运动员都是陌生的。

    因为裁判技术手册的判定条件,不是jr标准。

    冰迷们都戏称这波是退化,isu为了保自己的心肝儿morton he以及去年冒头的两个新人男单,考虑到了他们的体能不足,特意改短了时长,还减少了一个技术动作。

    四分钟和12,这两个数字跟女单自由滑差不多了。

    区别在于女单没有普遍上四周跳,就难度而言是降低许多的。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丛澜。

    也不包括其余想要争夺领奖台的“新四周跳女单”们。

    于谨:“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如何适应新规则。”

    丛澜抬头:“怎么说?”

    于谨:“队内目前是两种态度,一就是我们几个,认为动作和丰富性都要兼顾;二是老曾他们,觉得第一个赛季用来尝试,寻找国际滑联的打分标准,分批划等级来编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