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摄政王_第143章 一种科技碾压古老的优越油然而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3章 一种科技碾压古老的优越油然而生。 (第3/4页)

脸,“靧粱”就是用淘粱的水来洗脸。

    春秋战国的有身份的人,要求每天洗五遍手,用淘洗稷粱的水来洗头洗脸。

    这个时代,将这种洗漱品,称之为“潘”或“潘汁”。

    其实就是淘米水。

    只是用淘米水做洗涤用品,成本并不低,在谷物并不富足的时代,淘米水对普通人家来说可谓奢侈品。

    民间其实用的是一种更为廉价的洗涤物,皂荚。

    也就是皂荚树所结出的果实,含有胰皂质,其汁有极强的去污能力。

    真正的穷苦,则是用草木灰的水来处理,被称之灰水。

    至于秦王宫,就不能与民间相比了,其中至于有什么,赵术也说不上。

    但是,最高也不过是肥珠子,甚至于出现了澡豆。

    根据赵术的了解,肥珠子又名无患子,是一种中药,这种树生长在高山之中,其果实大如弹丸,核子坚硬,黑色,有核,正圆如珠。

    每年十月份,便开始采摘果实,将其煮熟去核,与麦面或豆面和在一起捣,做成“澡药”。

    这种“澡药”,就是具有保健功能的洗澡用品。还可以制成“洗面奶”。

    然后便是澡豆,这是古代最高级的洗浴用品,曾是宫廷专用。

    根据记载,这种澡豆,以猪胰5具,白茯苓、白芷、蒿本各120克,甘松香、零陵香各60克,白商陆150克,蒴藿灰30克,大豆面1000克。

    将这些原料和在一起,捣均匀,制成豆粒状,成品后装入澡豆罐中以保存。

    在赵术的预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