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 (第3/4页)
共赏。”陈昱行向前走了两步,目视着远方。 远方,层林渐染,夕阳微坠,放眼皆江山,那这江山却尽在霞色里。 “东夏疆土数万,建国十六载,受蒙古掣肘十六载,山不山,河不河。”男子直着远方,似是对李犇而言,又像自言自语,袖子下的拳头紧握,眼神却似一潭深水。 “……”向来只关风月,不谈政治的两人,画风突转,李犇很不习惯,想接一句什么,却不能感同身受,他不是东夏人,无法感知他们对于政权苟且的深度焦虑。 李犇没有接话。看着那漫无边际的凄凄青草,漫天渲染的璀璨霞绯,在天与地之间,在霞光与碧草之间,男子身形孤寂、蹙眉似画,莫名地,很心疼。 而诸如东夏这样,在历史教课书上不曾留下片刻编撰的短命王朝,太多,也太少。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犇上前一步,拍了拍陈昱行的肩膀,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安慰。 陈昱行反手握住了搭在自己肩上李犇的手,回头看了看李犇,眼中的潭水依旧未见波澜。道:“我乃东夏万奴王第二子,东夏陈王,本姓耶律”。 “你是陈王?”一直知道陈昱行非富即贵,却没想到身份居然如此之高,这东夏是万奴王的天下,他是万奴王的二儿子,也就相当于‘皇子’?或者说相当于东北黑老大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那个,挺意外的。”李犇讷讷地说了一句,想到自己又跟黑社会老大儿子同吃一个饭包,刚才还在人家怀里蹭来蹭去,这要是叫他爹知道非肢解了他。 “在下并非有心隐瞒,我东夏称臣于蒙古,我父更是亦步亦趋,朝上府内皆无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