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流_第448章 争权夺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8章 争权夺利 (第4/5页)

大明朝鼓励这种行为。若人人效仿,岂非礼崩乐坏?”zWWx.org

    以上便是张延龄站出来说的一番话,毫不留情,句句扎心窝子,把个刘宇气的是脸色铁青,差点当场昏过去。虽然他确实干了落井下石的事情,但张延龄的话明显是添油加醋的夸张,并且上升到了礼崩乐坏的高度。怎不让刘宇羞怒欲死。

    相反,对于杨廷和的资历浅和李东阳的师生关系,张延龄李东阳们自然另有一套说辞。除了强调注重人品学识之外,便更要强调举贤不避嫌的大道理。而杀手锏更是拿杨廷和曾被先帝选为东宫侍讲之事,来强调杨廷和绝非资历浅薄。一个能为太子讲学的臣子,难道不是德高望重?进一步扯到贬低杨廷和的资历和能力,便是变相质疑先帝的眼光,更是对皇上的不敬。将皇上曾经的侍讲说成是资历不足能力不够之人,更是恶毒的对皇上的攻击云云。

    总之,在种种狡辩诡辩和近似于胡搅蛮缠的引申夸大的争吵和攻击之后。最后,双方各退一步,焦芳和杨廷和共入内阁。

    而为了不让刘瑾跳脚抓狂,在吏部尚书的人选上,同意了焦芳兼任的任命。

    经过一上午的撕扯争吵,最终,在午前时分,外廷六部和内阁的人选新鲜出炉。

    内阁三人,李东阳为首辅,焦芳和杨廷和入阁为辅臣。吏部尚书焦芳,兵部尚书许进,刑部尚书屠勋,礼部尚书李杰,户部尚书顾佐。刘宇加兵部左侍郎,张彩加吏部侍郎。王鉴之刑部左侍郎加左都副御史。另有刘瑾举荐的人员若干入六部要害衙门任职。

    对于这个结果,李东阳等人心满意足。总体而言,吏部兵部落入刘瑾之手,但是其余四部主官皆为外廷所得。更重要的是,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