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1573章 太宗武皇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73章 太宗武皇帝 (第3/7页)

有个谥号。可庙号却不一定每个皇帝都有。

    在过去,庙号是表扬皇帝功绩的。有能力有功绩的皇帝,才能有庙号,比如两汉众多皇帝,但有庙号的皇帝却只有几个。

    刘邦庙号高祖,刘彻庙号世宗。

    隋以前,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

    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

    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祭祀上就会困难。因此只有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才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正所谓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无庙。

    庙号一般都是祖和宗。

    南北朝起,一般皇帝,除非是亡国之君,否则基本上都会被子孙追上庙号。李世民也是亡国之君,但毕竟功绩也是在的。

    张超既然给他上了武皇帝这个美谥,自然也就不再吝惜给他再上一个庙号。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号,但也有褒贬之意。

    太祖、高祖开国立业,太宗、圣祖发扬光大。

    世宗有守成令主的美誉,但也指世系传承发生偏移。

    仁宗、圣宗、孝宗、睿宗等皆为明贤之君。

    世祖是中兴之主。

    哲宗、兴宗、成宗是守成之君。

    宪宗、宣宗功业不足,有功有过。

    宁宗则过于懦弱,德宗则是遭遇动乱被迫逃亡。

    高宗是由盛转衰。

    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

    文宗文弱无能,武宗偏好武力。

    度宗、定宗仅是过渡君主。

    穆宗、光宗在位时间短且作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