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医[六零]_草原牧医[六零] 第3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原牧医[六零] 第332节 (第7/8页)


    在过去大半年时光里,背负着国庆任务的阿木古楞看过大上海,也走过了小渔村,行舟穿过桂林山水,也见识了锦官城潋滟无双的三角梅。

    在藏区高原为牦牛驱过虫,帮忙打了疫苗。在新疆的石滩坡子看到了林雪君曾提到过的,成群结队哺育后代的粉红椋(liang)鸟。又一路折回中原,同最会忍耐的中原人一起播种、除草、挖渠耕田。

    嘴唇干裂过,又长好了。

    脚烂了,长好了又烂,烂一阵又好了。

    在高原上发烧,跟小王一起被藏民同志赶牦牛拉板车送下山。烧退了,咳一阵好一阵,直到重回中原彻底康复……

    画积累了一袋又一袋,后来要用箱子装。

    小王的文稿也写满了随身携带的所有稿纸,钢笔写裂了就用铅笔,一根又一根,记录的不止是祖国山河,还有遍地人情。

    终于回京时,阿木古楞的老师齐先生捧着他的一箱子画,感慨的不止是画作,还有投注其中的心血与情感。

    当随着这些画陪同阿木古楞走过祖国山河、大江南北,齐先生最终选出两幅图:

    “其他画交给报社,这两幅我带走了。”

    两天后,阿木古楞收拾行装准备离京北上回草原,忽然接到齐先生的电话:

    “你的两幅画通过了选拔。

    “即将新出的【祖国山河好】系列邮票,一个是5分面额票图,一个是8角面额票图。”

    旧时代的邮票除了成为寄递信件的邮资凭证,更承载着时代的印迹,是非常重要的时代风貌、具有历史意义大事件的图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