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琬的古代科举青云之路_分卷阅读6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3 (第2/4页)

作弊,可谓非常严密了。

    这么看来,古代的科举考试在公正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进场啦——”又等了大约半个时辰不到,天光渐亮之际,应试的秀才、监生们,才被允许进场。

    入场的程序和之前的科考是一样的,取号、搜身,入号,井井有序,不忙不乱。

    姜琬进去后,瞧着手中的号,默默祈祷,希望这次也是个好位置,离那恭桶的地方远点,再远点……

    好,很好。

    找到自己的位子时,姜琬差一点儿跪下来感谢天地,这次,他依然是前头很好的位子,望着距离,就算夜里,也应该不会被便溺味儿熏的睡不着觉。

    姜琬精神抖擞地坐下去,再检查一遍考篮,把要用的东西搁在最外面,然后闭目养神。

    流程上,乡试一共考三场,三天两夜,考生需在号舍里过两个晚上,和之前的县试一样,他经历过的。

    在这三场考试中,头场考八股文,第二场考策论,最后诗赋、经义,大框架是死死板板的,多少年不变。

    清一代考科举屡次不中的吴敬梓在中借王冕之口控诉科举:“这个法却定得不好,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不过姜琬倒觉得这个法子,对于他这个穿越过去不久的人来说,挺好的,只要死死记住科举文章、诗赋的框架,然后拿东西往里面塞就行了,若要是真的灵活起来,他自认为古代土著的智慧和见识,分分钟可能秒杀了他。

    这和他上辈子对古人的看法有些不一样。

    第54章 乡试(下)

    头场照例是八股文打头阵的,四书五经文, 严格遵循“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