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千秋_第六百七十八章 临行密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八章 临行密嘱 (第2/7页)

也有世家子弟,更有寒门学子,而便是这样一批人此次扛起了大旗。

    毕竟,针对那些在此次风波中倒台的人家,抄家的固然是三司,但抄完之后负责下狱、审理、定罪的却是这些新锐官员,那雷厉风行的作风,一时竟是让金陵官场为之一肃。直到这时候,方才有人在私底下议论起楼英长曾经潜伏在大吴这些年探听到的那些阴私。

    很显然,当时皇帝不想发难,因为那明显是北燕秋狩司的煽风点火之计。可现在风头过了,楼英长的脑袋高悬金陵城头,而无头的尸身曝晒在外,于是,当初那些被揭短之后一度被轻轻放过的人,如今一个一个都被定了罪,或罢官去职,或直接下狱!

    但这些官场上错综复杂的角力,越千秋却根本没时间去过分关注。因为他正要面对一个非常无奈的事实——此次出行不得不需要一个文官领头,结果,皇帝挑挑捡捡,群臣来回扯皮,最终推出来的人物,竟是让他觉得又回到了去年出使北燕那会儿的光景。

    毫无疑问,打头的是刚刚升任大理寺卿,兼任太子詹事的越大老爷!

    临行前的这天晚上,越府鹤鸣轩灯火通明。主位上坐着越老太爷,越大老爷和严诩分坐两边,而越千秋则是挨着严诩坐,把越大老爷下首那种难捱的位子让给了周霁月,竟是此次前往北疆霸州除却那位新太子之外所有最重要的人都齐聚一地。

    越老太爷轻轻用手指敲了敲扶手,笑着说道:“老大和千秋自不必说,一个是我儿子,一个是我孙子,阿诩和霁月丫头被我叫到这来,肯定都以为临走之前,我要面授机宜是吧?这话既对,也不对,今天不是我给你们面授机宜,而是另有其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