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65 (第2/4页)
式埋头复习,余秋是相信的。 不论在什么时候,既得利益者都会享有优势。推荐制的时候优先被考虑推荐上大学的是干部子弟。等到高考了,向红星工作又或者说像整个江县这样复习迎考的,毕竟属于凤毛麟角。 江县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是农业机械化大规模推广的结果,机械半阶械化农业生产解放了劳动力,让知青们才有可能坐在课堂里头专心学习。 其他地区可未必有这样的好运气。大部分人想要找机会复习好,那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上头有人自然就神通广大,也比较容易拿到各种病假单,通过借口回家治病来获得复习的时间。 没有门路的,或者说,坚信扎根农村就得踏踏实实干活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的确吃了亏。 他们愤愤不平,也不能说他们没有道理。 各种各样的消息层出不穷。 有人传言主席发话啦,主席说蒲松龄没有考上举人,可那是真正的能耐人,那些考上状元的反而没几个厉害的。 余秋在心中腹诽,考上状元的能耐人多的是,只不过要是存着心戴上有色眼镜去挑选,那终究能够发现几个秦桧这样的。 后面的消息越来越多。有的说这次高考成绩要作废了,不能按照分数的高低来挑选学生。 复习时间越长考的分数自然越高,那这么一来那些始终扎根农村踏踏实实进行农业生产的人,岂不是要吃了大亏,难不成他们踏踏实实劳动,反而成了错误? 可是如果不按照成绩来挑选学生的话,要看什么? 众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比赛看谁手上的老茧厚。 其他的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