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533节 (第2/6页)
功劳。 他还没有到需要去抢功劳的地步。 徐允恭则是直接开口:“凤阳府、淮安府以及沿途滁州府、扬州府诸卫,都已有大都督府行文。劳工纠纷、筑路占田、钱粮支应,这些事情都有朝廷各部衙门及地方官府。但若有歹人贼子作乱,意图毁路,那就是大都督府辖下士卒们的军功!” 如今大都督府已经重新设立,亦如国初,统领五军都督府,统御着大明那百万雄师。 任亨泰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开口道:“兵部那边要催一催,征召士卒入伍的事情是件长久之事,不可急切。前线有功将士的犒赏考功,伤亡将士的抚恤,也只要依着大都督府移送的公文核实即可。如今该催催兵部,督办诸卫的军纪的人,要及早安排下去。” 首辅此言一出,文渊阁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随着大都督府的重新设立,魏国公、凉国公、西平侯成为武英殿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兵部的权柄被一层层的剥削。 兵部从过往执掌武卫官、土官选授考课及军制、训练、征调、镇戍、边防、仪仗、禁卫、驿传、厩牧、军械、符勘、兵籍、武学等军事行政,其堂官往往督军出征,本部cao赏罚进退将帅之柄。 到现在,已经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权责。 仅仅是作为大都督府的补充,以及相关不涉及到明军征讨cao练的事务。 而属于兵部或者说是朝廷的武装力量,如今也只剩下官府差役、地方城门协防、以及官道驿站上的驿卒。 只不过虽然兵部的职能被剥夺了不少,但最终还是留下了至关重要的军功复核,以及监督军纪的权力。 这是文官和军方的权力之争,如今几乎是很常见的发生在内阁里头。 随着任亨泰的开口,解缙手捧着一份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