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_大明嫡子 第4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421节 (第4/7页)

一片认不出的药田里收回视线,转头看向面露诚恳的老五叔,他摇了摇头:“五叔,您说笑了。”

    朱橚轻叹一声,指向周围的药田:“治国如烹,当文火慢炖,不可猛火使之。又如此间草药,若是配伍不当,则药到病症仍旧难除。你还年轻,日后自有数十年岁月,可让你挥展治国之道,此间事多人杂,你又何必深陷其中?”

    朱允熥再一次的摇头:“五叔,开封府的事情,和你是否有关系?”

    问了一句,朱允熥目光直直的看向朱橚,他始终在等这位老五叔能够自己亲口说出来,而不是被自己一点点的查出来问题。

    朱橚心中忽的一个激灵。

    最后,朱橚也摇起头来:“非本王避祸躲罪,乃社稷为重。今岁六府灾情,罪至曹官?你我皆知,然若因此案,牵累百官,则赈济事弱,民生难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臣子自保,累案牵连。六府皆知无官可用,灾情必如脱缰之野马,灾民徒变乱民。

    六府乃中原之地,大明中国。六府干系朝堂,犹如巍宫,层峦叠嶂,密密匝匝。若六府变,则中枢必生乱,中枢一乱,则大明政令难行。

    到那时,大明手足无措,左右不顾。便不只是六府灾情一事,亦非一地官吏清明一事。”

    朱橚长叹一声,忧心忡忡,噫吁不已。

    “目下我明,看觉花团锦簇,却好似那烈火烹油,稍有不慎,则有祝融之灾。事有轻重,人分曲直。愚公可奋百世子孙之力,移山川阻碍。今人可否量力而行,不叫斗车行于危崖之上。”

    朱橚长吁短叹,只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