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八节 浪潮(1) (第4/8页)
可是一个重诺守信的社会,平时人民连口头之诺都会铭记于心。 若是白纸黑字订下的契约,更是具备了无穷效应。 本来,很多人只是来投机的。 因为,他们知道,此行乌恒,风险几乎为零,但收益却会大的超出想象。 只是花上数月,至多一年的时间,就能捞回富贵,还能镀金。 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哪知晓,这居然是要起码三年的时间去做一个事情。 投机者们,顿时就心生去意。 只是,如今乃是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 无数的眼睛,公车署上下的官吏和待诏士人,都在看着自己呢。 而士大夫们,都是要脸的。 若是听闻三年之约,就拂袖而去,以后还怎么混呢?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大家都知道,只要他们敢这么做,不出三日,长安城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会知道,他们当了逃兵,畏难的名声就会跟随他们一生一世。 所以,他们只好苦笑两声,然后互相看了看,心中后悔不已。 “上了张蚩尤的激将法了!”不知多少人心中哀嚎。 但,也有聪明人,敏锐的发现了王安说辞中的关键,于是挺身而出,拜道:“晚辈敢问署长足下:既然有三年之约,想必自有相应的奖赏吧?” 众人一听,纷纷醒悟过来。 汉人,并不避讳谈及钱财报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忠君的前提,是要食禄。 若是没吃刘家的俸禄,很多士大夫都觉得,自己其实并没有忠于刘氏天子的义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