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_第七百一十六节 诸子齐聚(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六节 诸子齐聚(2) (第5/8页)

家历史悠久。

    打从太宗孝文皇帝开始,徐家就是刘氏大臣,世袭的礼官大夫,对政治的介入程度非常深,徐氏的地位和富贵,也有赖于和当朝的贵人、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

    可以这么说,没有天子和当朝贵人们的支持和承认,老徐家啥都不是。

    所以,这次进京,徐襄的意图非常明确——给子孙们留下一个香火情。

    简单的来说,其实就是交易。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碰瓷。

    主要目的,就是利用自己的超然地位和名望,来给那位新贵撑场子、背书。

    最好,让其能喊一声‘老师’。

    这样的话,徐氏子孙,未来肯定不用发愁了。

    只要那位新贵,能够保持目前的态势,老徐家起码可以再垄断和霸占《礼记》权威五十年!

    可能对现在天下的士人,尤其是那些年轻人们来说,徐襄的想法实在过于阴暗和龌龊了些。

    但……

    对徐家这样的世家而言,这根本不算什么!

    休说那位新贵是儒家的自己人了!

    便是敌人,当初儒生们也没少帮忙!

    法家的晁错,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初,晁错是怎么崛起的?

    他的第一桶金从哪里淘的?

    答案是儒家,晁错是通过帮助济南伏生整理《尚书》,从而正式崛起!

    而彼时,儒法两家,可是势同水火。

    儒家骂法家是‘暴秦元凶’‘苛政猛于虎’。

    法家大骂儒生‘五蠹之首’,是社会的辣鸡,文明的败类,必须清除干净!

    但,伏生却明智晁错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