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四十一节 领袖(1) (第5/9页)
儒家独尊,这才几十年呐,这个曾经奋发、激昂、向上的学派,就已经沦落至斯了! 想当初,先帝时,辕固生与黄老学派的黄生,君前辩论,汤武革命、武王伐纣的正确与否时,据理力争。 坚持汤武革命顺天应人,武王伐纣,吊民伐罪,乃是最正确不过的大义。 直面黄老霸权时,更是寸步不让,步步紧逼,即使被窦太后丢下兽圈,也不改本色。 更有楚国大儒申公,在建元新政时,被恭迎到长安。 面对毛躁的天子和激进的大臣,明知道自己说的话,别人听不进去,也坚持劝谏天子:“为政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元光之交时,在黄老学派的大臣贵族们,全部主和,统统主张‘莫如和亲便’,不敢开战,害怕开战,畏惧战争的时候。 还是儒生们,力挺开战。 高举大复仇的旗帜,以‘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为法理,全力支持国家开战。 即使马邑之谋失败,也不改其意。 而现在呢? 张越扫视着在场的儒生们。 现在,独尊儒术的国家政策,养肥了这些博带羽冠的士大夫们。 他们已经忘记了当年被秦始皇追的东躲西藏的日子。 更忘记了,孔子、孟子、荀子等人曾经矢志追求的理想。 一个个,都已经吃的红光满面,大腹便便。 就连公羊学派,都有很多人,沉迷于文章诗赋之中,张口仁义,闭口道德,独独忘记了公羊的根本——更化与革新! 董仲舒以三统论为包装,提出的革命性理论,更是已经变成了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