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二节 手持斧钺,口衔仁义 (第2/8页)
殿下,未来的太孙、太子、天子,第一次公开阐明自己的立场、三观与态度。 但凡机灵点的,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做。 贡禹就是这样做的。 他在心里默念着期门郎们高声吟诵的长孙训示,立刻就抓到了重点。 “暴强有乡,仁义有时……”他心中喃喃自语着,眼中露出了精芒。 毋庸置疑,这八个字才是重点。 后面的只是粉饰和解释。 而这八个字,贡禹暂时还没有找到出处和来历。 但这并不妨碍他理解。 所谓暴强有乡,当是暴力使用当有确凿的目标和任务,而所谓仁义有时,则是施行仁义,需要时机和环境。 这很契合当代汉室的舆论和思想环境。 毕竟,这年头,连国家杀人,都要放到冬天行刑。 四季轮替,各有意义,五行轮转,各有不同。 特别是董仲舒后,这种迹象越发明显。 谶讳派,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风生水起。 但…… 贡禹却是微微翘起了嘴角,作为张越所看重和重用的心腹,坐镇枌榆社的年轻俊杰。 他自然和张越接触良多。 “这不就是张侍中曾与吾等说过的‘手持斧钺,口衔仁义’?”贡禹轻声呢喃着。 “手持斧钺,口衔仁义……”贡禹猛然睁大了眼睛。 这八个字,在过去只是侍中张子重的玩笑之语,撑死了算是一个政见和主张。 但,当从帝国的长孙殿下,准太孙,社稷未来的主宰嘴里蹦出来,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它变成了国策! 至少是准国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