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_第七百一十四节 对乌孙的定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四节 对乌孙的定位 (第8/8页)

莫您即位后,再派使者,带着聘礼和承诺来迎娶吧!

    工匠、官员?

    不好意思,大汉帝国,珍视每一个臣民,哪怕是亲密友邦,涉及帝国臣民,也不可谈判!

    当然,乌孙人可以派遣留学生来汉。

    什么都可以学,汉室也可以教授他们任何想学的知识。

    这是自信的表现,更是一个天坑!

    和平演变,颜色革命,都需要留学生来发动。

    至于其他事情……

    当然都是已经同意了。

    特别是汉与乌孙的贸易问题。

    乌孙以皮毛换铁器,并准许乌孙官方商人进入居延,享受汉家国民待遇。

    这些都是有好处的事情。

    更是未来汉室控制乌孙,甚至整个西域的关键所在。

    因为,一旦乌孙或者西域各国的铁器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都严重依赖汉室,而他们内部的经济却变得单一起来。

    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忤逆汉室。

    可以这么说,张越是在把乌孙当成一块试验田。

    想要实验一下,后世的西方殖民者们的常用招数。

    只要成功,那么未来的草原,就将迎来一个千年的和平。

    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没有争夺。

    游牧民们,只需要为大汉帝国蓄养牲畜,将皮毛、rou类运来中原,便可以过上相对安稳的生活。

    温饱不敢保证,起码,不会大规模的饿肚子和成批成批的冻死了。

    而只要能活下去,生存下来。

    无论是游牧民还是农耕民,都是一样的。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门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