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三十二节 仁义(2) (第2/6页)
道:“吾乃英候、鹰杨将军,兼领居延将军、令居将军,钦命持节假河西诸事张子重!” 此言一出,所以俘虏都抬起头来,死死的望着塞墙上的那位汉朝将军。 与此同时,负责看押、监视这些战俘的汉家将士持刀上前,一脚一个将这些人统统踹在地上,强行让他们跪下来。 几个不肯的,更是被一阵拳打脚踢后,为汉军将士踩在地上。 张越看着这个情况,一直等到汉军将局面控制住,情况稳定下来,现场不再嘈杂,才继续道:“尔等造反的缘故,吾已知之!” “下吏克扣,劳作烦苦,死伤者众……又暗无天日,邈无前途,而吏动辄刑罚,甚至以刑罚取乐……”张越面无表情的道:“种种感受,加诸于身,尔等乃反,确实情有可原!” 书云:抚我则后,虐我则仇,故独夫受洪唯作福,乃汝世仇! 于是,有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之语。 于诸夏而言,残暴统治、高压统治,乃至于那种让人只是想想都毛骨悚然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统治方式,在诸夏文明的词典里只有一个形容词——独夫民贼! 对待这样的统治者,诸夏人只有一个方法——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哪怕同归于尽,也要干死这独夫民贼,拉他一起下地狱! 又推己及人,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 进而发展出儒家的仁与义。 仁义好不好,自是好的。 就像民猪一般,本身没错。 毕竟,一个讲仁义,哪怕是嘴上讲仁义的统治者,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