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7章 试验品 (第2/4页)
水源的田地,还可以用挑水的方法浇一浇。 那些远离水源的田地,靠挑水,还不如省点力气干别的呢,投入和收获根本就不成正比。 所以,大武朝绝大部分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 哪一年风调雨顺了,或许就能多收个三五斗。 哪一年要是不下雨,老百姓就惨了,轻的饿肚子,重的活活饿死! 因此,大武朝才会有那么多的荒地,不是大家不想种,是根本就照顾不过来。 没有水浇地,即便种下粮食,也收不了多少。 收获的那一点点,还不够交税的。 有水车就不一样了,能把旱地变成水浇田,修建一架大水车,就相当于多出两三百亩的水浇地,其中的利弊,傻瓜都能算清楚。 有人可能会说了,既然水车的作用这么大,为什么没人用呢? 就算普通老百姓没有那么多田地,也没有那么多银子制造,不是还有地主吗? 地主有田,也有钱,花些银子打造一架水车,不就能多些收入了吗? 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这么干。 家里有上千亩地,不代表全都是自己家种。 没有机械化,想要种上千亩地,需要的人手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地主吃饱了撑的,才会雇佣那么多长工搞大农庄。 既要盯着他们,又要管他们吃喝,甚至生老病死都要管,简直能把人麻烦死。 这年头,大地主通常的做法都是留少量的一部分田地自己种,其它的全都租给佃农。 比如有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