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子嗣 (第6/8页)
几个月来的调教,这句话倒是流畅。 皇帝喂多少,它们就吃多少。 直到肚子撑了,它们才停在窝中,啄起羽毛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朱谊汐顿感无趣,这才扭过头:“齐王府的事,倒是不错。” 一旁的羊乐大惊,他实在没想到自己的汇报,竟然得了皇帝这样一句话。 “让他们继续去干,莫要阻拦。” “可是陛下,这些人中可是有不少的大才阿!” 皇帝闻言,缓缓的坐到躺椅上,头靠在枕头,轻笑道:“大才?这大明上亿人,人才还少吗?” “就算是如此大才,值得我破例,录其为官?” 羊乐无言以对。 对于整个大明来说,人才实在是太多了。 科举这个渠道虽然狭窄,但不可否认,其录用的十有八九都是人才,进士几乎没一个蠢人。 但就算是这样,对皇帝如此反应,也是羊乐始料未及的。 朱谊汐则闭目养神,不再言语,也没有人敢来打扰他,殿中陷入了某种寂静氛围中。 实际上,科举制优势很明显,弊端也很大。 有的人偏科,如数学好,但作文章不行;有的人天文地理精通,经史子集贯通,但照样科举难登。 科举,亦或者八股,乃至于后世的公考,都是为了选出适合官场框架的人才。 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老实本分,机灵等,太过于跳跃,服从性不强的,自然会被淘汰。 当然,明显的例子,就是对相貌不全者的歧视。 这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