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_第288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85章 (第2/3页)

瞒下此事,怕是连他这个兵部尚书都要被牵连。

    只剩下一个法子,就是老实回禀。

    那番建功立业的心思,一下子被熄灭了大半。

    看着伊都立愁眉苦脸,曹颙只好劝慰道:“大人也不必太过担忧,有十三爷在,即便得罪了个把人,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伊都立听了,神色稍缓。

    曹颙此话倒是不假,他同十三阿哥连襟本就投契,前些年亲上加亲,两家往来越发亲近。

    即便现下二格格病故,也没有损了两家的情分。

    十三阿哥与十三福晋,待福僧格这个外甥女婿,同自己的几个阿哥差不多。

    两人各自写了折子,当日便使人送回京城。

    盛京六部堂官,有几个是京城过来的,与曹颙两人曾同朝为官,彼此也认识,便牵头为曹颙与伊都立接风,少不得又应酬一场。

    席间,推杯换盏之间,就有人打探二人此行的目的。

    要说长江发大水,那不稀奇;可关外这边,洪水不能说百年一遇,寻常也不得见。

    因此,除了工部的几位堂官,其他衙署的堂老爷们都搞不清楚曹颙与伊都立的来意。

    即便曹颙兼着工部尚书,可在众人看来,他还是户部掌堂。

    一个户部掌堂,一个兵部掌堂同来盛京,更多的人联想到西北战事,不免跃跃欲试。

    像他们这些官员,虽品级不低,可多是在仕途中有过失,前程止步于此。

    八旗最重视军功,若是能有机会军前效命,说不定就有了翻身资本。

    康熙末年时,就有上百的犯官发往军前效命,咸鱼翻生的不乏其人。

    曹颙领的并非密旨,防洪之事也不是机密的,自然如实告知。

    这使得众多原本殷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