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外围战情 (第2/4页)
唐萱撤离宁海县后,率领一千狼兵找到了一座大山落脚,这座大山叫天台山。 天台山位于台州城西北,和会稽山相距不远,也是一座大山。有一条山涧从山峰凹到山脚。瀑布沿着山涧飞流而下,壮观无比。 山上有很多悬岩和峭壁,山峦滴翠,古木参天,怪石遍布,奇峰突兀。 山上有个寺庙叫国清寺,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著称。 国清寺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一百多间庙殿,有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还有放生池、钟鼓楼、聚贤堂、方丈楼、三圣殿、妙法堂,藏经楼,伽蓝殿、罗汉堂等。大雄宝殿正中设铜铸释迦牟尼坐像。 寺庙的方丈法号道可,高大结实,三十岁的白脸,头顶八个戒疤。寺庙有僧人两百人,有小半是武僧。 山路窄小,路上有一座山门。山门有三丈高建在一个狭小的坡谷上。它用砖石砌成上面可以站人,还有垛口和瞭望口。 山门的模样像一个微型关塞,就是用来防备战乱而建的。只要在山门上站几名弓箭兵,就可以挡住山下的千军万马,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唐萱看中了天台山的好地势易守难攻,率领狼兵上山落脚。 山门上站着几名武僧,看到有来历不明的武装队伍上山就把山门关闭了。 唐萱见僧人不肯开门,礼貌请求道:“我们是抗倭客军,被倭寇追击得无路可去,麻烦师傅们把山门打开给个落脚地。” 僧人回答道:“山上静修之地,惹不得战火,施主们请回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