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九章 闲聊 (第6/10页)
问题。 另外,宴会上需要全程演奏雅乐,还要布置好奏乐所需要的器材,等等。 皇帝安排只给自己服务的仪鸾司负责筹备整个饭局,可见他们对“琼林宴”是何等的重视。 琼林宴从宋初开始形成定制,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各项礼仪制度都已经十分完备。 关于“琼林宴”的程序,除了按照一定规矩饮宴和欣赏礼乐之外,我们重点介绍这样两个环节: 赏赐:皇帝虽然不亲自参加“琼林宴”,但对于新科考生们的物质赏赐,还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赏赐主要有“诗”、“书”、“袍”、“靴”、“笏”、“冰”等几类。 其中,“诗”一般由皇帝亲自所作。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宋太宗即位后第一次的科举考试,他向参加“闻喜宴”的进士们赐诗两首,从此,皇帝为新科进士们赐诗,就成为了宋朝“琼林宴”的惯例。 而“书”主要是一些儒家经典,比如《大学》、《中庸》等典籍。皇帝为何要送这几本书给即将走上仕途的学子们呢? 其实,大概了解这些书籍内容的人可能都猜到了,皇帝是想让他们经常翻阅这些书,时时记着儒家的修身治人之道。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说到“袍”、“靴”,它们都是古代官员们的日常着装行头。而“笏”则是笏板,也称为奏板,是大臣上朝时拿着的一块弧形板子,可以在上面记事,当笔记本用。 最后剩下的“冰”,就有一些令人费解了,皇帝为何要给他们赐冰呢? 其实,在“琼林宴”上赐冰,大多数发生在南宋时期。大家看看南宋的疆域图就知道,这个在淮河以南的国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