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9章 (第3/3页)
言坐下,王常鸣道:“陛下前些日子不是刚刚下旨南安郡主与镇国公三子的婚事,依臣看南安郡王未必肯来,说不得会差使家中长子、次子。” 这也是有例可循的,当初西平、东宁几位郡王家中在京城有喜宴的也未曾回来,都是派自己的次子回去。对外说便是边关战事吃紧,要与世子一同镇守。 赵钰也知道一二,便问道:“那王卿家的意思是......” 王常鸣看向一旁的吏部尚书,悠悠道:“敢问吏部,南安郡王多久没有回京述职了?” 赵钰顺着王常鸣的目光看过去,眼中也不乏催促之意。他从前没怎么与旧勋贵接触过,后来能出宫后又是忙着平叛赈灾,对述职一事还真不知晓。 吏部尚书闻言连忙道:“陛下容禀,论理每三年地方官回京述职,只是三位郡王身为武将领兵戍边,为五年一述。上次述职正是五年前,论理今年到二月底三位郡王就该动身回京。但如今南安郡王通敌,怕是不一定会回来。” 连通敌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都敢干,众人一致觉得南安郡王不一定会回京。若是迫不得已,说不定也会让世子代替自己。 刘学士道:“陛下,于常人而言自然舍不得子嗣。可南安郡王能做出将亲生女儿送给番邦做妾,可见是个心狠之人。既如此,一个儿子也代表不了什么。就连如今在京的南安王妃和郡主,想来也是说放弃便放弃了。” 张学士也道:“还是应确保南安郡王亲自回京才是。” 作者有话说: 晚安~ 搞完这个真的要时间大法了,快进到n年后qaq 第152章 张学士与刘学士正是新入阁的两位翰林学士。这也算他们二人首次参与机密, 心中说不出的激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