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3章 (第2/3页)
旁辟出来一块儿,就当是女学。至于夫子,国子监那群酸儒是什么德行陛下也知晓,不如从民间召一些女夫子,宁缺毋滥啊。” 赵钰背着手走了两步,蹙眉道:“可...能行吗?自身学识足以教人的能有几个,若再招进来一些不知根底的夫子,岂不白白耽误了她们?” 柳安一笑,将一旁的茶水递过去道:“玄泽怎么忘了,便是送男子入学也要数目不少的束脩,少有人能负担得起。如今换做姑娘,便又少了一大半人。这能入女学的,也都是家里富贵的,反而不用咱们cao心。” 见赵钰若有所思,柳安便道:“先将这些出头的提拔上来,得了实打实的利益,家中父母自然不会抵触。她们为了自己的地位,不管是发自内心也好,为了稳固地位也罢,总要将下面一茬学生们教好。” 这个法子见效慢,但却胜在稳固。也是因着建州的事,柳安将未来几年可能发生的事一合计,朝中竟是剩不下什么银两,不然直接由朝廷出资免费送女子入学岂不更好? 赵钰点头应下,思索道:“你说的也有理。只是女学只教四书五经怕是不好,正巧宫中也有不少闲置的绣娘,便请她们去教些基础的织布、绣法、裁衣。日后朝中有了钱,再建女私塾也要这般,这才能引来更多人。” 并非赵钰认为女子合该学织布、绣花、裁衣等,而是这些东西都是一技之长,日后落难也能凭借这些混口饭吃。虽说刚开始入女学的定然都是富贵人家的姑娘,可女红做得好也是贤德的体现,学了总不吃亏。 如今这世道,非要让女子们都学四书五经入朝为官未免太不现实。各人有各人的缘法,若女子们能凭借自己的手艺混饭吃,在夫家自然也抬得起头,教养姑娘也有底气。 赵钰也觉得奇怪,谁不是母亲生下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