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5章:六月 (第3/6页)
字就有新、旧好几种,偶尔还参杂着一些齐国的新旧文字,魏国的工匠们要学习这上面的知识,就必须先将其翻译成魏国如今使用的小篆。 这可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但是赵弘润丝毫没有代劳的意思。 平心而论,依他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记住齐鲁两国的新、旧文字,将其翻译成魏国小篆,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他并没有那么做。 因为他觉得,似记忆中某位蜀国丞相那种事必躬亲的方式,只会使部下变得懒散、不求上进。 而记忆中的事实也证明,当那位蜀国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后,得不到相应锻炼的部下,几乎没有人能够取代那位老丞相的位置,以至于蜀国后期人才凋零。 赵弘润自然不会做这样的事。 好吧,其实说到底,某位殿下还是想偷懒,毕竟整整二十几辆马车的《鲁公秘录》,他单凭一人要翻译到什么时候去? 啥事也别干,整天到晚呆在冶造局翻译《鲁公秘录》? 若什么事都由他代劳,那还要冶造局那么多人做什么? 然而,冶造局的官员与工匠却不知某位肃王殿下的阴险用心,对于翻译《鲁公秘录》,他们是欢天喜地。 这也难怪,毕竟传闻《鲁公秘录》乃是鲁国的至宝,若不是赵弘润的关系,他们这些魏国工匠,哪有机会取接触这类奇书。 那些被提名加入翻译组的官员与工匠们欢喜万分,而那些没有被提名的,则是满脸怏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