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_第663章:说降(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3章:说降(二) (第1/6页)

    在这个年代,惜命者比比皆是,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在危机关头看淡生死的人。

    比如三川之地羯角部落的族长比塔图,这个挑衅了魏国的男人,在最后时刻,允许其部落的人向赵弘润投降,而他本人,则宁可死在河南城的大火中。

    再比如今时在赵弘润面前的孙叔轲,哪怕作为俘虏,任人宰割,但依保留着那份倨傲。

    这份倨傲,可以理解为『武将的风骨』、『武将的骄傲』。

    或有人会说,一个败军之将,有什么资格骄傲?

    但正所谓不以成败论英雄,并不是所有人都趋功近利地注重结果,在这个年代,也会有抱持着『英雄情结』的人。

    所谓的『英雄情结』,指的是某些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哪怕付出性命亦不为动摇的一种很不可思议的情绪。

    比如赵弘润的六王兄姬昭(赵弘昭),当年为了让魏国得到齐国的支持,不惜牺牲自己远赴齐国作为质子;

    再比如赵弘润的四皇兄燕王弘疆,当得知国家正处于危机之际,他毅然放弃争夺皇位,以皇子的身份前往上党,镇守山阳县这个魏韩交兵的第一线,仿佛丝毫未曾考虑过自己的安危。

    这类为了某个信念可以牺牲自己的人,便是有着『英雄情结』的人,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值得被称道的英雄。

    而眼下在赵弘润面前的孙叔轲亦是如此:他的倨傲,在于他自认为自己是为楚国而牺牲,是具有意义的。

    因此,赵弘润就是要打击他这种看法,让孙叔轲意识到,他的坚持或牺牲,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