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2章 (第3/3页)
愿深思。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她漫不经心地念出这首诗的下一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咳咳,质量比数量重要,对吧? ps:这章也有一百个红包哦!(这样我可以理直气壮的短小) 注: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晏殊/山亭柳middot;赠歌者 第39章 喜良缘(三) 淮山的山脚下有一座小镇,名为望仙镇。 小镇是真小,比村子大不了多少,拢共就三条长街,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四百户人家。而镇里的百姓大多是指望着问心宗谋生的。譬如后街那几个铺子,祖祖辈辈专干木匠活儿,平日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锯木的、刨料的、雕花的、开榫的、打磨打蜡的,凭良心说,手艺并不比京州城的木匠差,只是铜件和雕花没京州城那么时兴,略显质拙古朴。 可这份质拙古朴,不偏不倚正对仙门修士的胃口,既然如此,望仙镇的木匠们便也懒得琢磨新花样了,山里若缺什么,派人递信出来,他们就依照老一套的章法做好了送过去,这样是又快又省事,两相便宜。 然而这一日晌午却有一单颇为琐碎的大生意登上门来。 十八件木器?一下子要这么多? 不止呢,这张单子上还只是大件的,瞧瞧,这张上头是小件的,妆匣,铜镜,花几,哎,多了去了,你慢慢看吧。问心宗外门管事的一边说着,一边又从竹筒里取出十来张画卷:还有,山里的仙长特意交代,不要八仙纹,太老气了,也不要梅兰竹菊,太俗气了,她自己画了花样,你就照着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