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1 一个故事一首歌 (第5/7页)
很容易的。 这倒不是他吹牛,而是他真有这个能量。 此时的文化部权力很大,可以说是只要跟文化沾边的,包括图书出版以及电影院体系,全都是归文化部管。 还是到了1986年之后,电影管理才转归广电管理。 包括各地的电影院,此时也是要听文化部的。 因此,那位主任说调吴泽民去上海的一家电影院工作,这确实不是难事儿。 不过谈完这个事儿后,那个刘主任就开始主动引荐他身边的一个快四十岁的中年人。 那个看着还很年轻的中年男子叫徐庆冬,据说出生在米国,父母都是真正的***,不可多说那种。 然后呢,这个徐庆 冬呢,是北影学院导演系的高材生,毕业后曾经去文化部工作过,后来因为喜欢电影,又调入了北影厂工作。 虽然徐庆冬背景很大,才华据说也不错,是能编能导的多面手型导演,但在影视圈里,他现在还是妥妥的新人。 目前他唯一拿得出手的作品,就是一部叫《苏醒》的电影,不过影响也就那样。 这一次,那位刘主任之所以答应帮曹志强的忙,给吴泽民调动工作,说穿了,其实是为了帮这个徐庆冬。 换言之,是这位北影的徐庆冬先生呢,静极思动,想要拍个中国第一部音乐电影,类似《音乐之声》那种,于是找到了文化部当年的上司,也就是刘主任帮忙。 刘主任很明白徐庆冬的背景,也乐意帮这个忙。 但是有一点,那就是这个时期的国内电影圈,也是论资排辈的,而且是有自己独特的圈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