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秋收:水稻 (第6/7页)
的,就是一个长方形的扮桶,加一个竹木制成的板子组成的。和最原始的在扮桶上击打差不多,都很累人。 旁边“隆隆”地打谷声,穿过稻浪传入舒幼的耳中,舒幼来到最大块的田地里,要见时见时这个年代最早出现的半自动打谷机。 舒幼在边上看了,带踏板、齿轮、轴承和滚心的半机械半人工的打谷机。 这个年代比后世还要讲究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就是两位劳动妇女正踩着打谷机的踏板,满脸笑容,接过沉甸甸的稻穗,放在铁齿轮上,金黄的稻谷顿时朝着四处射去,迸射在用草席做的挡板上,声音就像下冰雹一样,劈里啪啦连着无声的稻叶落在扮桶里。 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把从各个田地里挑来的稻谷抱起递给打谷子的人手中,场面看着人多杂乱,仔细看却能发现,他们有条不紊,都忙个不停和大人配合的很好。手脚麻利,大汗淋漓 打了不到半小时后,等到扮桶装满后,有拿着扁担和竹箩筐的男子,也有年纪稍大拿着背篓的老汉,最终的目的都是把打下来的稻谷送到晒谷场,分工明确,一丝不乱。 六十的老汉,看着背篓里的谷子,笑得合不拢嘴,沉甸甸的背篓在老汉们微弓着的脊背上稳稳当当的。一根扁担两个竹箩筐在男子们肩膀上晃悠,黝黑的脸上汗水滑落,都毫不在意,伸手整张脸乱擦一通,继续坚定的走着。 在大太阳的烘烤下,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被汗水淋湿了衣服,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舒幼举起饭盒抓紧拍下这一幕幕。 舒幼看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就知道今年的收成有多好了。 舒幼也被感染着,帮着抱稻谷,递稻谷。 忙起来时间过得特别快,等快要天色只剩下意思亮光了,所有村名才开始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