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9章 (第3/3页)
但这六首曲子的演奏光有他们三个还不够。他带着乐谱邀请南川,南川二话不说推掉了自己这段时间能推掉的所有工作,保证随叫随到。 某天晚上,古原又拎着琴敲开了陈毓的门。他没有表明来意,进门二话不说就开始拉琴。 陈毓一开始还骂他:“神经病!你自己家是不能拉琴吗?跑我这儿来干什么?” 后来,在古原的演奏中,陈毓似乎明白了什么。直到整首曲子演奏完毕,他都没再开口说过一句话。 古原放下琴,问他:“怎么样?用这首曲子可以邀请你跟我一起演奏吗?” 陈毓笑了:“你开什么玩笑?我都多少年没拉琴了。” 古原很淡定地说:“就像你不信我不想演出一样,我也不信你这些年都没碰过小提琴。” 陈毓刚要说什么,古原先一步把乐谱放到桌上:“只录专辑不上台,就这一首。一周后彩排,有什么意见跟我提。” 那首曲子叫《小小豆丁》,是古原为当年的自己和当年的陈誉而作。写这首曲子的时候他还不知道陈毓就是陈誉,那时候他脑海里只有那两个懵懂追梦的孩子。 这首曲子的情绪从好奇、欣喜到不知所措的挣扎,最后归于曲终人散的茫然。它直白地从孩子的视角传达情绪,没有炫技也没有刻意的情感烘托,只是诚实地讲述那一段经历。 如果古原只是单纯地想做一张专辑,那陈毓和南川或许都不是最佳人选。可他希望用这张专辑讲自己,讲友情、讲爱情、讲梦想、讲挣扎,那么演奏的人是谁对古原来说就有很大的意义了。 不会有人比他们更了解当时的古原,也不会有人比他们更明白这些曲子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陈毓是古原的不二之选,南川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