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章 (第3/4页)
茶,有个和尚侍奉的很恭敬。赵构与其攀谈,这才知道这个和尚原是位太守,被诬陷弹劾贬为平民,迫于生活才出家做了和尚。赵构听完,当即许诺替他求情。他回宫后便向赵昚说了这件事,要求让和尚官复原职。 几日后,赵构再次来到灵隐,却惊讶地发现这和尚他竟然还在寺中,赵构的神色顿时沉了下来:他这才退位几天,说话就不好使了? 回宫后,赵构一言不发,也不搭理赵昚。赵眘百般讨好,他才冷冰冰地说了一句:“朕老矣,人不听我言。” 赵昚一听,赶紧解释。其实他早已派人去核查和尚,他当初是因贪赃枉法、欺凌百姓而被罢官,不杀头已是好命,又能再度起用? 可赵构并不接话。 实际上,和尚起用与否并不是矛盾所在。醉翁之意不在酒,赵构真正想要的,是借此事敲打赵眘,试探赵眘是否依旧听话乖巧,谨遵“孝道”。而赵眘自然也是听懂了太上皇的弦外之音。 天大地大,孝字最大。赵眘最终还是屈服了:“太上皇大发脾气,那人就算之前犯了谋逆的大罪,现在也得顺太上皇的意思让他官复原职!”】 【宋孝宗赵眘在位期间,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其实一直处于太上皇赵构的控制下。很多政策,例如隆兴和议的推进,宰相汤思退的任选,都有赵构的手笔在内。而隆兴北伐的失败不仅对赵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也使得他被迫向太上皇赵构让渡了很多权力。】 【赵构太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