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第3/4页)
果然,李世民反应极大,几近惨叫出声:“登善,这个不要记下来啊!” “再、再让朕试一次!”李世民试图去夺褚遂良面前的起居注,魏徵却不慌不忙地上前一步,正好插在两人中间。 “圣人。”魏徵露出一个假笑,清了清喉咙。 “等等!爱卿先别说话,这次是朕莽撞了!”李世民怀抱铜镜,向周围偷笑的老臣们发起求助: “爱卿们,只剩两次申请机会了,快帮朕想想怎么写申请语!” “圣人,不急。”长孙无忌捋了捋胡须,指向头顶:“圣人何不先看天幕?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李世民应得很爽快,他将铜镜递给程知节,抬头的同时面上不由浮现冷笑:“朕也想看看,他们还能荒唐到何种程度。” 第18章 【纪实诗】杜甫石壕吏 【公元758年,邺城一战后,史思明绞杀安庆绪,谮位称帝。而大唐军心散乱、元气大伤。为了补充兵力,唐军只能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而此时,杜甫刚好从洛阳出发前去华州就职,一路上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的他亲眼目睹了战乱下的百姓生活,于是在759-760两年间写下组诗“三吏”、“三别”。】 【“三吏”写“征兵的差役来抓壮丁”,所以用一“吏”字作为组诗标题,按照杜甫西行路线,先后当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不知孰先孰后,用一“别”字反映人民苦难。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