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古诗剧透历史[历史直播]_第13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 (第1/4页)

    lt;div class=book_ fix id=quot;textquot;gt;

    【这场不足三个月的短命北伐就此折戟沉沙。自责的张浚奏闻孝宗,要引咎辞职。但好在赵眘是个守信之人,他履行了当初的诺言:“朕与卿相约北伐,今败,其责在朕,卿无咎也,群言不可畏。”强行保下张浚。】【尽管如此,“隆兴北伐”也给整个南宋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在朝堂之上,主战派悉数被贬,和议再次喧嚣尘上,甚至还出现了“抗战必亡”的消极言论。而政策失败的孝宗赵眘随即也受到了太上皇赵构的掣肘,在巨大的压力下,赵眘不得不按高宗旨意办事,任秦桧死党汤思退为左丞相。】

    【汤思退不愧是秦桧的“死党”,他的做法和秦桧如出一辙。甫一上任,汤思退就用了秦桧惯用的招数,不断假罗织罪名、持续弹劾,誓要驱逐张浚这个主战派的代表人物。无奈之下,张浚被迫外放福州。但就在他前往福州的路上,张浚不幸染病去世。】

    【逼退张浚不够,汤思退又走上了秦桧的老路——他派亲信通敌,邀请金国派兵渡淮,以此与他的主和活动内外呼应。1164年,金兵分四路大军南侵,连续攻破商州等要地,汤思退闻讯启奏“和议”,孝宗直斥不准。但这一次,汤思退有恃无恐,他竟然直接抬头逼视孝宗,一字一顿地威胁:“请陛下报太上皇。”】

    【赵构或许会让南宋的百姓们失望,可他从不会辜负金国主子的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