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仙_第4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3节 (第2/5页)

,在狭缝后面摆放一个屏幕。

    遮光板上只有两道极为狭窄的缝隙,只能容许非常微弱的光束通过。

    就是这么简单的三件套,成功撼动了光是粒子这一深入人心的理论。

    让人类对于世界的玄妙和自己的渺小,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光的衍射已经得到论证。

    在通过细小缝隙或者孔径的时候,光会发生偏转,传播方向进行改变。

    所以如果光是粒子,在通过细小的两条缝隙之后,应当因为光的衍射理论,那在遮光板后面的屏幕上,显示着一片光亮。

    在大多数情况下,确实如此。

    但是,前世的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发现,如果将发光仪器和遮光板两条狭缝的中心放置在同一条水平线上,通过移动发光仪器与遮光板,还有遮光板与屏幕之间的距离。

    会找到微妙的时刻,让屏幕上的一片光亮,变成一道道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一惊天实验,彻底掀翻了光是粒子的理论。

    如果光是粒子,永远代表着光亮,那就不可能产生暗的条纹。

    所以,暗条纹是怎么产生的?又该如何解释呢?

    于是,光的波动性理论走入大众视野。

    光,不是粒子,而是一种波。

    光的波动性理论,就是说光像浪潮波纹一般,有高潮有低谷,是相位循环周期往复的一种微波。这个周期取决于光的固有属性,频率与波长。

    即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