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7节 (第4/5页)
绝对不敢当着他的面鸡蛋里挑骨头。 “此文一出,天下文章黯然失色。我感觉,朱词宗此后,恐怕也要获封‘朱宗’了。” “朱宗可能有些不妥,因为天下文宗仍是文圣。朱词宗虽然一词一文尽是绝世佳作,数量上却少了点。文圣的诗文,那可多达百首。” “没错。不可厚此而薄彼。朱萧索的高度,确实能和文圣比肩。但是广度,还有待锤炼。这两篇词文,足以让朱萧索稳坐文圣之下第一人的称号,甚至隐隐有并肩的意味。但你要说超过,未免有些cao之过急了。” “对了,文圣还没有献上贺词呢。你焉知文圣不会献出更厉害的诗文?” 所有人又一齐看向文通天,心中按捺不住,想要一饱眼福。 但朱萧索这边还有些收尾工作。刚刚写出一篇神文,别人自然不会催促和怠慢他。 朱萧索想了想,终究没有把《滕王阁序诗》加上。 因为尾联的那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毫无疑问是当着程前鹏的面指着鼻子骂。 简直是嫌活腻歪了。 他相信,就算文通天抄此文,也不会加上这首序诗。 程前鹏脸上笑意盈盈。 因为朱萧索在这篇文章中,多次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懑。 和平时拍马屁口是心非不一样,朱萧索文中怀才不遇的情感,这可不是能装出来的。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还有“等终军之弱冠”,“慕宗悫之长风”等等。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信手拈来的典故,绝对不是临时起意能写出来的。 毕竟,若不是有心,谁能随手举例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