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6节 (第4/5页)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第六十六层的诗句,是文通天抄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朱萧索记忆中最为著名的几篇有关长江的诗文,基本都已经被文通天自己用了。 其他的,要么有前世的地名,要么有前世的典故,没那么容易拿来就用。 就算改了,八成也和之前的一样不伦不类。 留给文易和的名篇,不多了。 恐怕十有八九是王勃的《山中》。 而朱萧索,可选的就多了去了。 这也是朱萧索敢和文易和比文的原因。 经过九十九楼的观察,朱萧索发现一个线索: 这个文通天,从来没有作出过一首唐代之后的诗词歌赋! 老文抄公,八成是唐末五代十国穿越过来的,只知唐及以前的诗文。 既然知识不对等,那就别怪自己教你文家做人了。 过了一会,文易和已经开始挥毫而作,不一会就书写好。 文易和写完,一群人来围观,立刻掌声雷动: “好!不愧是文家主!果然出手就是绝世佳作!说您是文圣的继承人也没什么问题!这一篇的思乡之情,让我也怀念起了自己的故乡。” “文家主,你这一篇《文易和咏长江》现世,必将引起天下读书人的震动啊!以后思乡之时,又多了一首能够吟诵的名篇!” “何止,之前的那首《文易和忆仙娥》,也不遑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