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2节 (第4/6页)
萎(真假存疑)的祸患之兆。且下半年,皇帝更是从自己的皇子开始发落起,至于宗亲,更是发配描边了好几家,搞的长安城中噤若寒蝉。 实在是没什么好事发生的一年。 说来,如今还在朝上的臣子,大半都是自当今登基后才走入仕途进入朝堂的——因此已经习惯了皇帝频频改年号之举。 甚至过去这一年不顺,皇帝还没提,不少朝臣们都已经下意识想着,是不是该改年号冲冲喜去去晦气? 于是这一年冬至前,皇帝下诏改年号调露为永隆,朝臣们没一点意外,也无人受伤:这次没有一个署衙提前写公文,全都在眼巴巴等着皇帝先改元。 而‘永隆’这个新年号都无需解释,很直白表明了皇帝的期许,如他所言:盼大唐国祚永隆。 * 如崔朝之前预料的那般,宗亲这一番微cao,不但不会令皇帝怜惜他们,倒是让皇帝警惕,更欲加重天后的政治分量—— 免得将来他去后,天后选了继承人,心思各异的宗亲又要报团跳出来生事。 故而永隆元年正月十五上元佳节,皇帝并未出面,而是百官及蛮夷酋长朝拜天后于大明宫紫宸门。* 此等盛会,自然少不了作诗。自宰相起,百官皆奉命做《奉和天后上礼抚事应制诗》。 姜沃:啊,真是有点怕了每年元宵佳节了。 倒不是怕作诗,横竖她总能平仄和衬四平八稳地写上几句送上去。她主要是怕……每年被天后点名,出列去领‘姜相诗文出众’的额外恩赏。 原来那些年还好,旁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