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4节 (第4/6页)
不过,宁拂英更清楚,姜相不可能永远‘偏心’李培根,把他置于风波之外。 别说永远了,大概只有这一次:姜相为了英国公,愿意费心周折,按照英国公的嘱托既保住其身后名,又照拂他的子孙后代。 但若将来,李敬业真被人鼓动,做出类似于越王一般的反事,宁拂英试着推测姜相的做法—— 到时候姜相,应该就会选择弃卒保车,能保住英国公的凌烟阁和昭陵祭祀就够了。 到时候吴都尉再来,估计就不是来说起‘海匪事’,而是直接把李敬业当海匪剿了。 火光映在宁拂英面容上。 姜相提醒一次,示范一次就够了,接下来的事她会做的。 ** 吴英于船上,望着不远处的登州港口。 说来,她这次‘请’李敬业去还是剿海匪,还真不完全是骗他。 因她近来确实是没空管海上事了,她正奉天后与姜相命,带着最精锐的战船候在登州港口附近。 以备若有沿海州县的叛乱,可以随机应变。 尤其是登州附近——虽说宗亲众多散于各地,但自不是每个人都有造反的心思,嫌疑有轻重之分,比如滕王李元婴,那位造反的嫌疑,就属于低档类的。 天后(根据她的小黑匣子)早圈出了十来个高危宗亲,既然有高危因素,她自然也多有防范。 其中琅琊王李冲,就位列其中。 而此时,吴英一听说琅邪王李冲,当真于博州(山东聊城)起兵造反,当时就乐了,恨不得当场烧三炷香给他:谢谢琅琊王!不用她多行船赶路了,直接从登州(山东烟台)港口登岸就是了。 自当年新罗叛乱迅速被平,之后更有刘相刘仁轨去整饬了一番辽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